在國內, “加價提車”已成為汽車市場的一種亂象,讓消費者深惡痛絕。
而日系車可以說是“加價提車”的鼻祖,豐田品牌旗下一款豪華MPV——埃爾法更是經銷商加價行為中的一架“戰斗機”,加價幅度最高達到自身車價的1/2。財經網汽車頻道記者調查后發現,除去產能不足的說辭和“名人效應”,廠家“饑餓營銷”的銷售策略是導致埃爾法一車難求的主要原因,其加價行為屬于廠家和經銷商有意為之。
˙發現˙
一臺保姆車竟然加價40萬?
有業內媒體報道,埃爾法上市之初至今車源很緊張,4s店內現車數量非常少,即便是加價數十萬元也要不一定能現場提車,這讓不少對埃爾法情有獨鐘的消費者深感無奈。
著名車評人閆某去年就曾在微博上表示,“幫朋友訂了臺珍珠白色埃爾法,加價38萬而已,算是神車之神了。”
根據最新發布的官方指導價格,2018新款埃爾法(有4s店稱之為2019款)豪華版和尊貴版的指導價分別為88.4和82.9萬元。此外,選擇珍珠白、象牙白車漆需另加2000元。僅在微改款基礎上,相比2018老款的86.4萬元和80.9萬元分別上漲了2萬元。
然而,該車裸車在日本本土僅售19.5-42.9萬元(人民幣)。但在中國的售價則為75.9-89萬元,僅裸車價格竟相差近50萬元,并且在國內提車還需加價30~45萬不等,再加上4s店強制要求在本店上牌、購置保險等一系列附加費用,埃爾法最終落地價格高達120萬以上,成為中國汽車市場上第一款售價超過百萬的原廠MPV車型。
˙調查˙
豐田埃爾法為什么會加價?
那么,到底是誰給了豐田埃爾法加價40萬的勇氣?難道只是因為產能不足?加價行為是否違法?瘋狂加價背后巨額利潤都去哪了?
之前財經網汽車頻道記者曾多次致電廣汽豐田4s店咨詢豐田埃爾法實際售價,得到的答復卻是不接受固化咨詢,必須先提供本人手機號碼,才能告訴記者豐田埃爾法的真實價格,顯得十分神秘。
帶著以上疑問,財經網汽車頻道記者以購車者的身份來到廣汽豐田某4s店進行暗訪。“你不可能原價購買到一輛埃爾法,即便是有關系也要加價20萬左右才能提到車。”4s店銷售小云(化名)對財經網汽車頻道記者說。
眾所周知,新款車型上市后意味著老款車型即將降價,但在記者咨詢小云2018老款埃爾法是否有更大優惠時,被告知“因2018新款上市,老款已經停產,現在只有個別4s店有現車,一旦售出就買不到了。”不得不說豐田將“饑餓營銷”策略做到了極致。
當記者詢問為何埃爾法加價幅度如此之大時,小云解釋說:“ 埃爾法是純進口車型,加上沒有直接競爭對手,市場需求量過大,導致產能不足。分配到中國市場的阿爾法僅月配額幾百輛,一年也不過幾千輛。
因此,廠家分配給各4s店的埃爾法車型非常有限,會根據4s店銷售業績分配新車,業績不好的4s店很難拿到埃爾法。另外,還需搭配銷量相對不太好的車型廠家才能給車。現在4s店里這臺埃爾法就是配了10多臺雷凌后廠家才愿意發過來的。”與奢侈品店“配貨”行為十分相似。
˙存疑˙
4s店和廠家之間是否存在灰色交易鏈?
小云還告訴記者,除去正常銷售埃爾法自己拿到的提成外,4s店還要打通與廠家的關系,甚至購買數輛滯銷車型作為“配貨車”,這都是一筆不小的花銷。但即便如此,售出一輛埃爾法仍能帶來相當可觀的利潤。“賣一輛埃爾法等于我們至少賣了4輛普通車。雖然埃爾法“限配”,各家4s店仍會積極爭取。至于能否順利拿到車,廠家除了看4s店近期的銷售業績外, 4s店和廠家的關系也很重要。”
“埃爾法一直都以進口形式在國內銷售,為了能早點拿到車(埃爾法),4s店和廠家之間是否存在灰色交易呢?”“埃爾法動輒數十萬起步的加價幅度,其中的利潤到底進了誰的口袋?” “4s店為提升自身業績,完成其他車型的銷量任務,將捆綁購買滯銷車型的投資成本分擔到消費者身上的行為是否合法?”或許是記者的問題太過敏感,小云未做正面回答。(關于此條線索,財經網汽車頻道記者團隊正在跟進了解中,將進行持續跟蹤報道。)
˙剖析˙
豐田埃爾法為何不國產?
其實,生產埃爾法的日本愛知工廠產能一直是充足的,除在中國市場“限配”嚴重外,在日本及港澳臺地區并不存在產能不足一說,很容易就能買到。
讓記者感到困惑的是,既然埃爾法在國內市場如此緊俏,2017年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年銷量已超過8000臺,為何豐田不采取調配產能的措施,反而嚴格限配,走“饑餓營銷”的套路?僅僅是為了抓住消費者的“買漲不買落”的心理?恐怕事實并沒有這么簡單。
首先,埃爾法的定位是豪華MPV,用戶人群定位精準為商務精英人士,一般擁有多輛豪華車,對價格的敏感性不高,縱容了埃爾法的饑餓營銷。
其次,堅持不國產、走“限配”路線的埃爾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豐田國產車的批售。作為一款偏小眾的MPV,其上市目的是最大化獲取高額利潤,而非一紙好看的銷售數據。如果一味加量增產,帶來的直接后果則是降價。
埃爾法加價系常態,新政成擺設?
是消費者的沖動消費所致,還是埃爾法的產品力值得加價?國內有無出臺針對加價售車的相關法律法規呢?
2017年7月1日,新汽銷政策(《汽車銷售管理辦法》)明令禁止汽車加價。細翻新《辦法》,第十條明確規定:“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、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,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。”
但是新規出臺后并沒有限制豐田埃爾法的加價行為,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。對此業內專家表示:由于加價售車行為違反了《汽車銷售管理辦法》的相關規定,政府主管部門可以對經銷商的違規行為,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。
最后:
一邊是新《辦法》明令禁止加價售車,一邊是豐田埃爾法囂張觸犯紅線,明目張膽加價40萬,難道不怕被約談?到底是誰給了豐田肆意妄為的勇氣?